保單要不要繼續繳?
許多人因為家庭或是其他因素的關係,忽然覺得每年要繳的保費經濟壓力太大,於是來找大仁詢問:「請問您覺得這份保單要不要繼續繳?」
繳費會造成困難,可能就是當初的規劃有問題。繳不出保費處理的方式有很多種,可能是展期或減額繳清,或暫時別繳保費使其進入停效等。最不得已的方式才是解約。
但很多人聽到大仁建議之後反應通常會是:「可是我已經保很多年了、但已經繳很多保費了、這樣保費不就浪費了嗎」等,內心還是覺得把原本的保單保留起來比較好。
這種狀況就是標準的「沉沒成本謬誤」
你可能會遇到這種狀況
滿心期待一部精采絕倫的電影,結果電影非常糟糕,看不到一半你就後悔買票進場了,但內心又出現「既然票已經買了,那就看完再走吧」這種想法?於是你抱著「不想浪費」的想法,坐在電影院把爛片看完。
電影票就是你的「沉沒成本」
為電影票付出的錢,不管看或不看這筆錢都無法再回到你的口袋。這個時候你可以做對自己比較有利的選擇,離場去看另一場電影,或者回家做自己想做的事。可以是運動或是看書都好。
當坐在電影院的時候,你付出的成本叫做「時間」。那個時間你可以去做其他更值得的事情,遠比你待在電影院看一場爛得要命的電影來得好。選擇看完電影的理由有很多,但不要因為「我買了電影票,所以不得不看完」這個理由。
同樣套用到生活中遇到的許多事情也是一樣:
「我已經讀了這個科系三年」、「都跟男朋友交往那麼久了」、「都買票了就看完吧」等,很多人在做選擇的時候會去思考「過去」早已沉沒的成本,但真正該思考的應該是:
✔「我已經讀了這個科系三年了」→「我有沒有其他更想學習的東西?」
✔「都跟男朋友交往這麼久了」→「我真的想跟這個人走下去嗎?」
✔「都買票了就忍耐看完吧」→「我是不是想看這部電影?」
錯就錯了,沒有人不會犯錯,不管你之前做了什麼愚蠢的決定,付出多少的時間金錢成本,這些都已經過去了,大方的承認自己錯誤沒什麼,因為你真正該思考的是當下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是什麼。
為了完成某件事而持續加碼,可以基於其他很多好的理由,但千萬不要執著於這個爛理由:你已經投注許多在上頭!理性地做決定應該意味著:你可以忽視那些已經壓上去的成本。不管你已經投入了什麼,真正唯一該考慮的是當下,以及你所決定的未來!《思考的藝術》頁38
保險也是,買錯就買錯了!
不值得的戀人,你即使付出再多愛也不會忽然就變得值得。
大仁給予許多不知所措不曉得保單該去留的朋友,當你面臨難題的時候只要這麼問自己:「留下這份保單對我有用處嗎,有沒有更好的選擇?」
✔(有用處)+(有更好的選擇)→ 可以保留或選擇新的。
✔(有用處)+(沒有更好的選擇)→ 保留。
✔(用處不大)+(有更好的選擇)→ 可以考慮更換。
✔(用處不大)+(沒有更好的選擇)→ 這個狀況比較矛盾,看個人決定。
為什麼許多人寧願將不合適的保單留著?
理由很簡單,因為一旦放棄這份保單,就代表一開始的決定是錯誤的。人總不想承認自己的錯誤,於是寧願當一隻將錯就錯的鴕鳥。
如果給你一個機會回到過去重新再來,你會做同樣的決定,還是會轉向另一種可能?如果答案是「YES」那你就繼續下去,如果是「NO」那就不要再欺騙自己了,承認錯誤吧!
把保單留下來有很多理由
例如「找不到更好的商品、身體健康出現問題了、想要考慮清楚再做決定」等,但如果是因為「我已經繳了很多年、已經付出很多保費」這種理由,你可能已經陷入沉沒成本中囉。
(備註1):例如繳了十多年的終身保單,因為過去的預定利率與現在差異極大,我會建議繳完,不要輕易更動(如果身體健康已經出現狀況那更是動不得)。
(備註2):保單的去留並沒有絕對的好壞,請依照自己的狀況做判斷(特別是身體健康有狀況,不建議輕易更動原有保單)。
(備註3):以上僅供參考,舊有保單請務必慎重對待,詢問專業人員或業務協助處理。
延伸閱讀:(快到臉書粉絲團按讚!)
延伸閱讀: